模溫的設定
⑴模溫影響成型周期及成形品質(zhì),在實際操作當中是由使用材質(zhì)的適當模溫開始設定,然后根據(jù)品質(zhì)狀況來適當調(diào)高。
⑵正確的說法,模溫是指在成形被進行時的模腔表面的溫度,在模具設計及成形工程的條件設定上,重要的是不僅維持適當?shù)臏囟?,還要能讓其均勻的分布。
⑶不均勻的模溫分布,會導致不均勻的收縮和內(nèi)應力,因而使成型口易發(fā)生變形和翹曲。


成型注意事項
為了解決增強塑料上述工藝弊病,在成型時應注意下列事項:
⑴宜用高溫、高壓、高速注射。
⑵模溫宜高(對結(jié)晶性料應按要求調(diào)節(jié)),同時應防止樹脂、玻纖分頭聚積,玻纖外露及局部燒傷。
⑶保壓補縮應充分。
⑷塑件冷卻應均勻。
⑸料溫、模溫變化對塑件收縮影響較大,溫度高收縮大,保壓及注射壓力增大,可使收縮變小但影響較小。
⑹由于增強料剛性好,熱變形溫度高可在較高溫度時脫模,但要注意脫模后均勻冷卻。
⑺應選用適當?shù)拿撃?/p>
⑻宜用螺桿式注射機成型。


1.1運行中的模具是否處于正常狀態(tài):是否有低壓鎖模保護;活動部位如導柱、頂桿、行位是否磨損,潤滑是否良好?要求至少12小時要加一次油,特殊結(jié)構(gòu)要增加加油次數(shù)。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絲和鎖模夾是否松動;生產(chǎn)正常狀況:檢查產(chǎn)品的缺陷是否與模具有關(guān);下機時要對模具進行檢查并進行防銹處理:抹干型腔、型芯、頂出機構(gòu)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噴灑模具防銹劑或涂抹黃油。下機后的模具要放在具體地點并作好記錄:(1)模具狀況:完好還是待修。(2)下模時的防銹處理方式。

